【人物名片】 韩羽
著名漫画家、杂文家,1931年生,山东聊城人。
1948年参加工作,先后从事美术编辑、创作、教学,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、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河北省文联顾问,河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。出版有《韩羽画集》《中国漫画书系·韩羽卷》《韩羽杂文自选集》《韩羽小品》,以及六卷本《韩羽集》《我读齐白石》《我读红楼梦》等。担任人物造型的动画片《三个和尚》、《超级肥皂》获文化部奖、电影金鸡奖、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、丹麦国际儿童电影节银质奖等。其迥异于他人的艺术风格,使其书画内蕴丰厚,文学语言独特,作品深受大众喜爱。
“一个和尚挑水吃,两个和尚抬水吃,三个和尚没水吃”,还记得小时候电视里,让人笑得眼泛泪花的三个“笨和尚”吗?
一句台词没有,却风趣幽默、特别逗乐,更难得的是,“好玩”过后尚有几分余味挥之不去,让人久久留恋。
《三个和尚》上映至今已经42年了,是几代人难忘的童年记忆。
这部动画片的人物造型设计、著名画家韩羽先生虽已九十二岁,却耳聪目明,思路敏捷,话语间有着长者的人生智慧,更有孩童般的纯真和趣味。
韩羽。河北日报资料图
回忆起《三个和尚》的创作初衷,韩羽先生依然记忆犹新。
“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阿达(徐景达)找到我,说想拍摄一个故事,目的是告诉孩子们,自私自利,不仅损人,也不利己。”
编个什么样的故事呢,最好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或是一件事。
想来想去,他们就想到了“一个和尚挑水吃,两个和尚抬水吃,三个和尚没水吃”这句民间谚语。
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,从“没水吃”到“有水吃”,大有文章可做。
韩羽。河北日报资料图
把一句抽象的话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这三个和尚是抽象的,说起来谁也明白,一旦到具体的,问题就来了。
韩羽现在仍记得,导演阿达、编剧包蕾和自己三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,包蕾一杯接一杯地喝茶,自己一支接一支地抽烟,阿达绕着桌子一圈圈地走来走去。
一天过去了,又一天过去了,再一天过去了,你看我,我看你,抓耳挠腮,笑而似哭。
这三个和尚是什么模样,老头?小孩?瘦子?胖子?三个和尚不能一模一样。
于是,第一个和尚出场了,是个小孩,单纯,一个人挑水挺自在。
第二个出场的就是一个奸刁的和尚了,小和尚逐渐受他影响,也学坏了。
第三个是憨痴的胖和尚,与第二个有点不同,但也很有点自私。
最后三个和尚就这么画出来了。人物性格很鲜明,故事也就自然而然铺展开了。
为了烘托他们的懒惰,又把一只老鼠放到了故事里面。
因为三个和尚的自私,老鼠大摇大摆地成了寺庙的主人,最终酿成一场大火。
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把寺庙的大火扑灭,这时他们才认识到“自私不但害别人,也害了自己”。
韩老先生又为动画片《三个和尚》拟了一联:
“从没水吃到有水吃,看假和尚做真和尚。”
韩羽。河北日报资料图
这样的作品有着恒久的魅力,老少皆宜。
“画画是玩,却要玩之以恭”,韩老先生曾言,任何一个作品,没经过读者鉴定以前,只能算是半成品,只有读者欣赏过并且和作者互动后的结果,才能算是成品。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、共同创造的结晶。
记者/史晓多 编辑/张宇昊、李嘉欢、李枫、薛岳虎 视觉/张婷